摘 要 本文针对技师学院如何培育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高技能人才问题,论述了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技师培育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关键词 技师学院 技师 培育目标 课程体系 电气维修专业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职业名称为维修电工。其职业定义为: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人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故传统的企业培育经验型技师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培育的学生无法应聘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技能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随着时代的进展,建立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电气维修技师培育模式及其课程体系迫在眉睫。一、明确电气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育目标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是市场的需求 据国家人事部预测,今后几年中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其中电子技术人才位居榜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了“企业岗位、专业人才需求排行榜”,该榜显示:目前企业最急需的前十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其中营销、机电人才位居榜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对全国 40 个城市的 1.8 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劳动力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急需人才的前十个岗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二、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高技能人才培育的目标为依据在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其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口径、人才培育方式、教育方法实施等问题。应当说,课程建立的目标定位与高技能人才培育的目标是吻合的。即培育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实现的。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含量日益提升,产业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应有功能性的整合。因此,高技能人才培育只有直接有效地介入并服务于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