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保护执行论文保护执行制度论文:投资者保护执行制度讨论 摘 要:选取 2024-2024 年度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首先考察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随后进一步讨论投资者保护执行水平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实证讨论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投资者保护执行的水平并不能起到有效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的作用。讨论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执行制度没有对公司治理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执行;高管薪酬;粘性 1 引言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高管薪酬也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已有的国外最新讨论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呈现“粘性”特点,即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要显著低于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例如,Jackson(2024)发现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特征;方军雄(2024)讨论发现,随着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已经呈现显著的业绩敏感性,但是,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存在不对称的特征,即存在粘性特征。高管薪酬的这种粘性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薪酬契约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是否具有有效性? 方军雄讨论发现,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降低薪酬粘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受此启发本文旨在讨论投资者保护执行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从另外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考察影响高管薪酬粘性的因素,以此来考察法律对抑制控股股东侵害外部投资者问题的作用。 2 理论分析与讨论假设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BenchtRoel,2024)﹠。在不同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存在差异:在分散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是分散小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在集中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是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ClaessensFan,2024)﹠。我国的上市公司是股权集中的,国家股(或法人股)一股独大,对控股股东行为缺少有效约束,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强调法律对抑制控股股东侵害问题的作用。投资者保护机制是一套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制度安排(Shleifer and Vishny),旨在通过权利配置来平衡投资者之间、外部投资者和公司部人(主要指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容(汉文、启亮等,2024):一是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即法律层面对公司治理提供的相关指引,它是从公司之共性来规定公司治理,体现一定的制度选择导向;一是遵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