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_第1页
1/14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_第2页
2/14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_第3页
3/14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 摩崖石刻中“摩”意指“摩擦、刮摩”“,摩崖石刻”顾名思义,是指在山崖上刮摩岩石,在石壁或石头上刻画文字、图形、图像、符号等。早在古时,先人对摩崖石刻在定义上就存在分歧,一部分前辈认为摩崖石刻是指刻画在天然石壁上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岩画等等,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摩崖石刻仅限于在自然形成岩壁上所进行的文字刻画。摩崖石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摩崖造像,摩崖造像就是人们通常所看到的“石窟”只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二是题刻,此外还有少部分岩画。关于摩崖石刻广义与狭义上的分歧,自古有之,值得肯定的是,摩崖石刻属于石刻的一大类别,与石刻不同的是,它是在天然石壁上进行刻画的。 一、四川摩崖石刻简介 1.何君阁道碑。四川雅安市荥经县的“何君阁道碑”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距今约有 1900 多年,属东汉杰作。碑体大致呈正方形,边长约 80 公分,由于受到一个岩石腔保护,避开了外界环境腐蚀,因而得以完好的保存。在光滑平整的岩壁上,清楚的记载着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蜀军太守何君派人在此修建古栈道一事,碑文共有五十二字,字体属隶书,字形方中带圆,字体浑厚,笔画简洁。“何君阁道碑”的出现,极有可能改变以往人们对“南丝绸之路”线路的界定,对讨论西南地区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对我国古代栈道修建和汉字进展演变讨论的宝贵实物参考文献。对其的深化讨论,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证。 2.安岳摩崖石刻。四川安岳摩崖石刻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五代、宋时达到鼎盛,安岳摩崖石刻造像遍布全县,石刻内容丰富,摩崖造像约有 105 处,加之造像十万余尊,使得这里成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巨大宝库,这里不仅有雕刻精致佛像、还有独具匠心的观音和规模宏大的盛唐经文,都具有极高的雕刻艺术讨论价值[1]。著名的八庙乡卧佛沟,在长约一华里的岩壁上,造像 1600尊,其中尤以释迦牟尼涅槃图最令游人叹为观止,卧佛刻于离地面约 5 米岩壁上,长 25 米,头东脚西,雕工精湛,线条流畅,佛呈双目微闭状,周边刻有弟子、护法、菩萨共 21 尊,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释迦牟尼向众弟子传授经文的场景。 3.瞿塘峡摩崖石刻。瞿塘南岸白岩山西侧傍江处,一片面积达千余平方米的大青石上,共存有碑刻十二幅,石刻上至宋代,下至近代,涉及内容宽泛,既有对夔门美景的赞誉,也有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还有抗日救国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摩崖石刻演化及旅游价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