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_第1页
1/14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_第2页
2/14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_第3页
3/14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种低压配电接地型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作为智能楼宇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介绍建筑物的共用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的措施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共用接地 ITTTTN 等电位连接设计方法 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对电工的技术法律规范、标准作了大量修订,基本上全部等效或等同 IEC 标准,例如《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低压配电设计法律规范》GB50054-95,三部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 IT 系统、TT 系统、TN 系统(TN-S 系统;TN-C 系统;TN-C-S 系统)三种。 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配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进入 90 年代后,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常用的几种接地型式中,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弱电设备及线路的接地要求如何与强电设备及线路的接地统筹考虑?笔者将提出自己的看法。 1.IT 系统 I 表示电源端不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IT 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可以不切断故障线路。为保证人身安全,它要求发生接地故障时发出信号,设备的接触电压不大于 50V,其动作电流应符合下式要求: RA·Id≤50V 式中: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触电阻(Ω) Id—相线和外露可导电部分间第一次短路故障电流(A) 为达到此要求,应减少配电系统的对地电容,例如限制设备线路总长度。IT 系统的缺点是不宜配出中性线 N,并必须补充一些安全措施,不宜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化大楼的低压配电系统。但智能化系统重要的主机房设备和各层终端设备设置防雷击、防干扰隔离变压器后可采纳 IT 系统供电。 2.TT 系统 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2.1TT 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 N 与保护接地线 PE 无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 PE 线接地是分开的。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在中性线 N 带电情况下,PE 线不会带电。 2.2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接地故障保护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分析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