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研究论文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研究论文_第1页
1/7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研究论文_第2页
2/7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研究论文_第3页
3/7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讨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棉花斜纹夜蛾;发生;防治 论文摘要总结棉花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特点,针对引起棉花斜纹夜蛾暴发原因,提出农业和化学防治技术措施。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全国均有分布。 斜纹夜蛾历史上只作为蔬菜害虫,数量不大,但极具暴发潜能,一旦生态控制因子丧失,幼虫生存率大幅提高,60 多种作物受到掳掠,为害棉田,棉株被洗劫成光杆。 1 发生规律及特点 斜纹夜蛾 1 年发生 5 代,各代发生期几乎与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同步,但对环境的要求却大相径庭。斜纹夜蛾要求适温 25~28℃、高湿 90%左右,最高温度超过 38℃时卵不孵化,幼虫及蛹出现反常兴奋,代谢失调,发育出现短暂中断;土壤含水量低于20%,幼虫不能正常化蛹,成虫将无法展翅。由于怕旱怕热的习性,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卵的孵化以早晚为多,幼虫取食以早晚为盛,成虫选择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荫蔽棉田产卵,以躲避烈日烘烤。 2 暴发原因 斜纹夜蛾虽然要求适温、高湿,但暴发为害均在长期干旱、骄阳似火的年份,历史上“梅天不霉”,高温季节提前,即梅季(6月 11 日至 7 月 10 日)30d 时间,平均气温高于或接近 28℃(常年低于 26℃),雨量少于 100mm(常年 300mm 以上),伏秋连续干旱的反常气候,才在沿江广阔地域内暴发成灾。原因是这种气候使天敌数量锐减,斜纹夜蛾得到解脱,幼虫存活率大幅提高而猖獗危害。 斜纹夜蛾的“食客”众多,捕食性天敌较为直观,梅雨明显的沿江棉区捕食性蜘蛛占绝对优势,蟾蜍和青蛙也是大张挞伐的英雄,它们对猎物具有特别的搜索能力,繁殖力强,正常年份种群波动小,是棉田生态中稳定的“卫戌”部队。据讨论,寄生性天敌种类更多,攻击反应敏捷,围歼贡献更大。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正值各类蜘蛛大量产卵扩充战斗力的阶段,若 28℃高温提前到梅雨季节,相对湿度低于 78%,除沟边和土面的豹蛛外,棉蛛上的各类蜘蛛都停止产卵,已孵出的若蛛生存率大幅下降;伏秋连续干旱,将进一步加速蜘蛛减员。长期干旱,蟾蜍和蛙类的后代的生存基地减少,种群数量降低。寄生蜂在低温环境中也会出现羽化不全的现象。天敌“兵源”骤减,战斗力低下,这是斜纹夜蛾在并不喜爱的干旱气候年能够猖獗的原因。常规年份,不恰当地使用农药,也易引起斜纹夜蛾暴发成灾。1998 年,出现两度梅雨,蜘蛛种群丰富,由于受到 1997 年棉铃虫暴发阴影的笼罩,我市周边棉区的全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棉花斜纹夜蛾防治措施研究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