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成本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加强采购和计划环节控制,提升采购的合理性 (一)加强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保证物资的合理供应,减少资金和库存压力施工企业在开始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需要依靠各个部门的计算数据测算采购的物资品种、数量和时间。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施工企业要在项目开始阶段,依靠技术人员的力量做好物资需求量的计算,在计算的时候要仔细讨论施工的技术、计划的预算、施工蓝图、混凝土配比、损耗系数等,结合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和同行业的数据,根据对施工计划的安排和工期的合理分解,将施工任务进行拆分,确定不同时间的物资需求量等,物资的部门也要根据该计划编制不同时间的物资供应计划。本预算和计划要由参加人员签字,明确各自的责任意识,提升计划的准确性。(二)根据已有的物资使用计划,结合市场价格,灵活使用物资采购方式制定好以上的物资采购预算和计划,施工企业和相关的人员需要结合市场的时机,确定好价格,并根据市场的情况合理确定采购的方式。国家的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大,财务人员和数据分析部门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材料价格的变化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对涨跌幅不一的物资使用不同的采购时间点,保证资金的最大运用。例如对于估计未来将持续上涨的材料可以提前进行购买,对于未来将会逐步降价的材料,则根据工期安排逐步进料。另外,对于不同的物资施工企业也要合理选择采购的方式。对于重要度较高、采购量较大的材料,可以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内部建立起由项目技术、预算、财务、监察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的评标小组,对供应方的质量、商务资格进行审查,选择达标企业的最低报价中标方式,降低采购的成本。对于一些小型物资的采购,则可以选择询价方式采购,货比三家,保证价廉质优。同时,在内部使用后剩余的边角料、周转材料等也可以进行出售。一般而言,施工企业在做采购的时候尽量进行集中采购,以量大的优势提升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三)加强供应商管理,及时优化企业内部的合格供应商名录施工企业要建立起内部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减少每次采购环节上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施工企业要对供应商的产能、产品质量、内部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将其和项目的物资品种、需求量等进行匹配,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同时加强对实时数据的更新,提升对供应商已有情况的了解,对有资源的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加强对其已提供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施工企业可以实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严重失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