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接待管理和服务第一节 礼仪接待概述一、礼仪的涵义礼的本意是敬神,泛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以与与人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今引伸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崇尚的规形式。礼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规自身形式的礼,称为礼仪;二是规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礼,称为礼貌。“有礼”是明文的表现,“无礼”是野蛮的反映,礼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种规的共同崇尚的形式来表达心意或昭示某种风俗,它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广泛应用。当今的社会是明文的社会,虽然各国社会制度各异,但都有自己的礼节,提倡明文礼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讲礼貌,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有许多受到赞扬。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律已的标准,“礼上往来”是处理亲友之间关系的原则,“相敬如宾”则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等等。还有“温、良、恭、俭、让”,即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温柔、善良尊敬、节俭、忍让。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化程度。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是通过仪表、仪容、仪态以与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的。一个人傲气十足、出言不雅、动作粗俗、衣冠不整、就是对他人没有礼貌。有礼貌的人往往尊敬待人,热情大方,行为举止显得很有教养。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福、慰问以与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体现。例如我国古代的作揖、跪拜;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点头致意、握手;南亚诸国的双手合十;欧美国家的拥抱、接吻;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吻手、吻脚、碰鼻子等都属礼节的各种形式。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节,然而礼节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的。例如我国古代行跪拜已鲜为人见。又如在世界各国互相交往中,人们对有些礼节已互相通融,如握手礼原是西方国家盛行的礼节,开始传入中国时也曾令许多人感到别扭,而现在却成为了习以为常的礼节了。因此,服务接待工作需要熟知各国,各民族不同的礼节,还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在对外服务接待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