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_第1页
1/3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_第2页
2/3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_第3页
3/3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摘要】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他是 20 世纪初期西方文坛意象派是个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将通过解读埃兹拉·庞德的部分作品,对他在是个艺术中表现的野性与理性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庞德;野性;理性 埃兹拉·庞德是 20 世纪西方文坛意象主义的倡导人,是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美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积极参与美国政治,但是却毫无建树,许多人为他深深叹息。其实,庞德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文诗人,他非凡的诗才和深邃的思想,再结合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对功利化、平庸化以及物欲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意念。一、野性的呼唤最后回归于理性1、充满野性的精神呐喊 庞德一生创作了无数诗歌,“六节诗: 澳特弗”只是一首很短的叙事诗,1909 年在《英语回顾》上发表,短短的 39 行诗句展现了庞德独特的诗歌风格。这首短诗不同与传统的诗歌格式,而是与歌剧“狮王理查德”的戏剧叙事方式非常相像。故事的叙述者伯特伦·波是一位贵族,一位中世纪法国南部加斯科尼的一个大军阀。以他的澳特弗内的城堡为场景。而帕皮尔斯,这位中世纪英法的行吟诗人作为这个叙述的接受者。诗歌在开篇第一句是对叙述者的介绍,采用的是法文。然后又采用意大利语及英文来构建了一个陈述句与疑问句相结合的对话,以超人的勇气将伯特伦·波这个地狱的冤魂重新拉回了人间。这个中世纪法国的大军阀早已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中被永恒地打入地狱。诗人在开篇用了一个虚拟法规的形式,采用不需要回答的疑问句形式,提出了他的想法,“我是否可以将这个地狱的冤魂挖掘出来呢?”然后庞德赋予了这个中世纪法国大军阀,也就是这首短诗的主角伯特伦·波以叙述的权力。然后在伯特伦·波以及帕皮尔斯之间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叙述。“来吧!你个孬种,帕皮尔斯,让我们一起听音乐吧!”我们看到诗歌提到这样一个言说对象——帕皮尔斯,但是我们完全没有看到这个人的身影,听不到他的声音。在这个拥有叙述权的老军阀面前,帕皮尔斯这个苟延残喘的行吟诗人显得无比的卑微及渺小。诗人在第一节中,采用“你”来拉开读者的审美距离,同时也用第一人称“我”来表明故事的叙述者。然后庞德又将许多成名的作品直接自由引用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