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摘要:骨折作为一突发疾病,不可避开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在心理上产生负性刺激,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骨折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是至关重要。2024-06~2024-06,我院收治不同类型骨折的患者 426 例,经中西医结合对症正确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体会 一、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本组 426 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 285例,女 141 例;年龄 3~88 岁,平均年龄 45 岁;上肢骨折 198 例,下肢骨折 219 例,骨盆骨折 7 例,脊髓损伤 2 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 228 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384 例。住院时间 13~62d,平均24d。 1.2 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尽早功能锻炼;加强情志疏导;结合理疗、针灸、中药内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采纳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 二、护理体会 2.1 情志护理《内经》描述情志反应,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而且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机体健全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精气充盛,是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归纳出诸如怒伤肝、喜难过、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情志太过易伤相应脏腑的规律。情志太过或不及均可成为致病因素。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害怕终生残疾等,对今后工作生活顾虑重重,易产生忧虑、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状态。护士应常常巡视病房,主动关怀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志变化,积极地耐心地开导患者,向其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他们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发生后,由于痛苦、活动受限,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善于观察疏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对老年患者和儿童,除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别需求外,还应征得家属支持,医护、患者、家属三方面配合,制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患者住院时间久,陪护人员是他们密切接触的人,陪护的一言一行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也要把情志致病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