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策略探讨 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对实验室的各类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监督、协调,使得参加实验室管理的各个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达到应有的效益。高校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要实行高质量的管理方法以应对教育行业的飞速进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各个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并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实验教学需要各个实验人员分工合作,根据实验本身的特征来合理使用各类实验设备。因此,必须对实验室进行高效精细管理,使其满足学校实验活动的需求。其次,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多方面的收益。高校实验室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培育高素养人才,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能够使其满足市场经济的运作条件,从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得的收益。最后,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促进技术进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研发更多的还在于各大高校,而高校实验室又是高校研发活动的重要基地。因此,对于高校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改善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研发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理念落后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事实上依旧存在较大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在扩招过程中,过于重视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实验室方面的投入不够。特别是在一些本身科研能力不高的高校里,很多学校领导都认为学校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过于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这种思想认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使得我国高校实验室很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二)实验室经费不足 我国各个高校的实验室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经费不足现象,甚至还有一些高校还出现了挪用本身就不够的实验室经费。由于高校实验室的经费不足,使得很多高校的实验室规模不大,并且设备也比较老旧,无法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虽然近几年各个高校的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多,但是针对于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比例却在不断减少。很多高校实验室都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验室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