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讨论 摘要:当前就业形势及教育进展趋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渠道。但目前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存在教学缺乏实效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翻转课堂可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及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教学中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创业基础课 1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起源与开展 1.1 就业创业工作的起源。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早在 19 世纪初就已经有了就业指导的理论雏形。20 世纪 70 年代,就业指导工作理念体现在个人职业生涯进展中,这种“生涯教育”理念被美国吸收,并在高校进行推广。1989 年,在面对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提出了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工作理念,代表着创业教育概念的诞生,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几十年的进展,西方国家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不仅有先进的就业创业指导理念,就业服务体系也实现了高度的社会化。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学校指导帮助、私人介绍所作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模式。1.2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我国的开展。1.2.1 我国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背景。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 1999 年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2024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大学生职业进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且教学内容应力求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1];2024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应面对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2024 年 12 月,在《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4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把学生职业进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育体系,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探究慕课等新型课程形式”。1.2.2 我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增大。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全国高等教育人数持续增长。2024 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820 万人,较 2001 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