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探究 [摘要]面对新时代、新使命,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广阔老师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老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老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从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的工作体系、提升老师自身修养和素养、拓展宣传教育考核监督组织路径等方面,大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进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高校是全社会知识分子的聚集地,高校老师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高校老师的道德风范对全社会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24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老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突出师德”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出建设高素养老师队伍。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高校的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师德建设体系,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新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1.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文件精神回顾。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以及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回顾这些年有关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于 1993 年颁布,对我国老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等作了具体全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于1998 年颁布,其中也包括对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规定。进入21 世纪,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越来越清楚,具体目标也更为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2024 年 3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这是国家首次以师德建设作为文件名下发的正式文件,对于推动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教育部联合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制定颁发《高等学校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高校老师制定的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是我国高校师德建设迈向法律规范化的重要成果,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具体标准。此后,相关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2024 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老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呼吁建立师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