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分析 [摘要]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提升高等教育进展水平以及守护社会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国家、高校与社会在尊重道德进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协同发力、共同参加。一方面,我们要分析既有机制仍需改进的方面及原因;另一方面,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整合师德建设力量,完善老师评价机制,搞好社会道德治理,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之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老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同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伟大的事业需要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的培育需要优秀的老师队伍。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尤其需要加强以师德为先的高素养老师队伍建设。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高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教育保障。 一、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确保高校老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机制。它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提升高等教育进展水平以及守护社会文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旨在以人的自由而全面进展为目的的人类解放事业,需要亿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思想品德合格的有志青年为之努力奋斗。但是,由于国际国内进展的深刻变化,我们青年群体中的大学生群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漠、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养欠佳等问题。这些既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更要靠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确保高素养老师队伍来解决。因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