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以人为本的应用策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坚持科学理念为导向,创新教育方法,协调好各类关系,做好拓展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对策 2024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了价值引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基于此,各高校积极探究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价值引领的有效路径。现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品德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一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无论是开展何种教育活动,均要以培育综合素养人才为导向。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尊重、理解、关怀、帮助学生。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较低,对学生的进展有着不利影响,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较多,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给予其人文关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面临的挑战 1.网络作用未能发挥。为了应对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部分高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但未能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其心理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方式较为单调,成效较差。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需要优化网络运用。2.教育时效性较差。互联网时代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教育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育者的年龄较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若老师不能了解学生关怀的事物,则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准确的掌握。3.重视程度不够。(1)缺少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由于思想教育不能给学校带来直观的效益,因此多数学校不愿过多地投入,使得教育活动受到经费的限制。(2)流于形式。虽然部分学校均设置了相关课程,建立了网站,但流于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和理论。(3)局限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实际,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效果,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