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_第1页
1/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_第2页
2/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_第3页
3/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一、、就业市场中的各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1.均衡状态模型的建立 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间完成的,其调整时间为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是通过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不受外力影响干扰。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表明,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从 2024 年的 134 万人增长到 2024 年的 448 万人,同时期讨论生教育毕业生从 8.1 万人增长到 31 万人。毕业生数量在 5年间增长了三倍多。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幅,这点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1)基本状态描述 由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因素极为复杂,完全揭示它们对供求的影响并不容易,在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设定市场工资率是影响供求的唯一因素,则供给 S 和需求 D 都是工资率的函数。 图中,横轴代表就业 L,纵轴代表工资率 W,D 为企业需求毕业生曲线,S 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为 We 时,以 We 作为供给价格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能够实现就业,以 We 作为需求价格的企业能够雇用到所需劳动力,此时,供给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满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此时,E 为均衡点,由此形成的 We 和 L 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弹性大小的确定 劳动力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称为需求(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需求(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关系,因此需求弹性为负。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关系,其为正值。由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都是在同一市场上无数企业需求曲线的叠加,有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叠加后其曲线较为平缓。2.经济学分析 (1)起薪点下降 劳动力需求 D 与劳动力供给 S 共同决定均衡工资 We,均衡就业量为 L。在工资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约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现假定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基本均衡的。由于受到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使得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但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无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稳定,因此,假定需求不发生变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