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意识形态讨论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在市场经济、复杂的社会现状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下,面临被消解、被弱化甚至被改造的严峻考验,也面临信息网络化、全球化、阶层分化的挑战。高校艺术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这些复杂的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地开展工作是社会转型期高校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社会意识形态现状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现状首先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原有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某些内容和实现形式的消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利益格局使大学生对自身物质利益追求成为正当权利和正常的人生追求,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对己负责的态度,使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以更实际、更理性的态度衡量、分析、评判一切的现实问题。“这些使传统意识形态控制力有所弱化,导致大学生对过去接受教育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统一而权威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认同开始走向迷惑和部分的质疑。”[1]其次,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异常复杂多变的现状。当前,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既有封建主义意识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的回潮,也有外来资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演变;既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也有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修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还出现了“全球化社会意识形态”、“非社会意识形态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终结”等言论,这些实质上是以融合和消亡意识形态为面具的隐蔽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式,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向全世界扩展和渗透的工具。当前国际利益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社会意识形态较量形式的间接性、隐蔽性也给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很大威胁。“意识形态斗争往往与复杂的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等问题相交织,在国际交往中很难清楚地分辨出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线索,而且社会意识形态之争往往以文化或文明的差异与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错综复杂,难以定性。”透过国际利益关系就能发现,这些在文化沟通中隐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战略,实质上是指在实现对中国民众民族传统意识的消解、原有生活方式的改造、价值观念的颠覆和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 2.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度进展,经济持续高速进展,社会转型使文化艺术也有了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