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1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成因 常常听到高校财务人员说压力大,感到焦虑,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越来越缺乏热情,工作中也不够积极主动,不够耐心细致。这些消极倦怠的现象表明了长期从事机械性单一工作,超负荷超工作量的工作在不同程度上损害者财务人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比较普遍的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状,这样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压力来源,一部分来自个人性格影响,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多的则是以下几方面构成的心理压力。 1.1知识及政策制度更新速度快 现代社会的进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很快。根据社会经济的进展要求,每年都会更新一些会计知识,会计法规、准则、制度。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人员不断的及时地进行学习。假如不能主动的加强学习,仔细领悟其新内容的精神实质所在,那势必会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处理业务时不法律规范、不准确。给工作带来严重的失误。以A大学为例,2014年就出台关于财务工作的3项规章制度,其中一项关于差旅费报销的规定变化较大,这就要求核算岗位上会计人员必须仔细的学习,保证在报销过程中核算的准确性。 1.2超负荷的工作量给财务人员造成较大压力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的高校不论是从校区建设还是在校生人数上都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A大学为例,在校学生20000人以上,学校的教职工人数也有了大幅的增加,学校的财政资金由过去的几千万增长到现在的几个亿。在每年新增的教工中,以教学系列的老师为主,其他的行政人员及教辅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的数量并不多。由此造成了高校财务人员工作量的显著增加,超负荷工作,超工作量工作成为了常态。由于财务工作的特别性,许多的财务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机械性的重复着工作,每当遇到毕业生离校或新生入学,或月末结账,年终决算时,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常常是忙得焦头烂额,长此以往给许多的财务工作人员造成了心理上极大的压力。 1.3工作角色特别性带来的压力 财务部门在高校里是属教辅系列,其作为服务型的部门肩负着管好钱,理好财,为学校进展提供后勤保障。财务人员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在校的老师,高校老师拥有高学历、高职称、自尊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比较强。他们会在心理上认为财务人员就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人员,对财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财务人员解释时不够耐心,态度不够热情,另外由于财务工作的特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