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论文 一、选题背景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还是 1998 年开始施行的。十多年后,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进展,高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校办产业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有会计制度已经不合时宜,为了更好的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校经济业务进展的需要,更好的使用各项经费,确保各项经费法律规范有效使用,财政部新修订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因此,新会计制度的出台是一种必定。施行新会计制度会对高校财务工作产生巨大变革,但同时也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基建“并账”比较困难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基建会计的核算游离于单位财务会计之外。由于高校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基建并账执行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基建账并到事业账会涉及到科目衔接、余额结转、往来科目调整等许多比较专业的知识。而新会计制度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对程序、方法没有明确规定,使得高校财务并账标准不一,财会人员无从着手,无法准确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价值[1]。 (二)、资产可比性不高、价值不真实 原制度下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纳收付实现制,所有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实际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有形或无形的损耗又存在,所以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导致资产价值不真实。新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存在弹性区间,具体执行由高校财务人员根据经营特点和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自行确定,没有统一标准。因此不同的高校对同一项资产计提折旧年限不同,也导致可比性不高。 (三)、支出的会计核算难度大 在新会计制度中,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支出按用途又将科目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经营支出等。支出科目多,涵盖范围广,可以有效加强了高校成本费用核算,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但财务人员对各项支出理解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科目把握不准确,核算内容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失真,对高校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是高校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纳的手段。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腐败和防范舞弊[2]。新会计制度要想贯彻并顺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