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策略分析 摘要:高校青年老师作为高校老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学校的进展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深化分析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的内涵和矛盾,重点讨论当下我国高等学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的相关策略,提高青年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全面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 一、高校青年老师群体特征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 40 岁以下的老师群体为高校青年老师群体,笔者所讨论的青年老师群体是广义上的高校青年老师,包括高校中从事教学、管理、专业技术等不同职位的青年老师。高校青年老师具有内涵性特征和外延性特征。(一)从内涵性特征上看。首先,青年老师大多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许多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留校或来校,尤其是本科及硕士毕业直接任职的老师与学生年龄相差很小,基本属于同一代人。其次,青年老师在各种现代化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上更加灵活,在“互联网+”时代,青年老师更多的选择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和沟通方式。最后,青年老师思想更加与时俱进,尊重学生进展,崇尚自由,以全新的思想培育人格健全的学生。(二)从外延性特征上看。首先,高校青年老师较社会一般群体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由于所处大学这一特别环境,大多数的高校青年老师会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在知识与科研方面对自我要求更高。其次,高校青年老师对高校认知更加清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更加明显,与社会其他青年相比,高校青年老师将更多的热情和心血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培育,对自身的技能学习、思想道德、综合素养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二、师德建设的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高校青年老师都应该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体现师德的自觉性和示范性。新时代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建设高水平的老师队伍,师德建设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可以帮助广阔青年老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开不良之风,提高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提高高校青年老师整体水平。 三、高校青年老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青年人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信心所在。随着时代的高速进展,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使人们理想信念模糊。许多青年老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重于一切,不重视思想修养,做出错误行为和决定,在课堂中传播违反现实的言论,违反党的纪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