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范式分析论文 摘要:统计学已经被列为经济管理类本专科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应以培育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把课堂讲授与软件操作、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 近年来,统计方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迅速的扩大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统计学这门学科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还相当欠缺等。本文试图在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统计学不够重视 在目前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不够深化,统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及统计,很多学生仅能联想到统计局、大量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统计学与实际联系不大,无法学以致用,因此重视程度也仅停留在获得学分的层面上。加之学时有限,老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授数理统计、探究性数据的挖掘、多元统计方法、西方统计制度等新的内容。 1.2 课程内容不够法律规范 在教学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法律规范的教材,而且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多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先后介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与回归、抽样推断等内容,但有的侧重于数理统计方法,在抽样推断上花大量的时间,而有的又侧重于传统统计方法,在其它章节上下较大的功夫。 1.3 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还不够,而且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进展与变化,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知识。在这种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或许学会了怎样计算平均指标、抽样误差等,但这对提高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极为不利,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制造性。 1.4 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统计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