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会计专业群人才培育讨论 摘要:会计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学生规模最大专业群,在国家新一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影响巨大,明确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定位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关系到未来 5~10 年会计人才培育成效,关系到会计人力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服务地方经济进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群;人才培育;校企合作 自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24〕4 号)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引发了职业教育工作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讨论,尤其是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4 年建设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 150 个骨干专业群,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24〕5 号)文件的出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入落地实施层面,高职会计专业群如何建设亟待讨论。 一、高职高水平会计专业群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载体和机制创新不够。(1)校企合作的载体不明确。对于校企合作双元开展人才培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与企业合作的载体尚不明确,如有的学校提出校企协同育人,但是如何落地讨论的尚不充分。有的企业提出共建专业,但是企业方在专业群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没有很好的举措。(2)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不够。校企合作不够深化,从根本上说,与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不够直接相关。要让企业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这是解决校企合作浅层次的关键。2.行业新变化融入专业群教学内容不多。(1)新技术背景下行业新变化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的不多。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影响,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处理中小企业会计业务的云代账、大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等等,这些行业企业变化体现在高职会计课堂上的不多,导致专业群人才培育不能完全满足行业需求。(2)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多。自2024 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24〕27 号)以来,先后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24〕10 号)和 34 个应用指引,对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指出明确方向,但是目前在高职会计专业群教学内容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老师、教材、教法改革不深。(1)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效果不明显。由于企业参加学校人才培育的深度不够,学校聘请的行业企业兼职老师数量和水平有限,会计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资深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