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治疗分析论文 1 西医学认识 1.1 病因病理 PRL 是由脑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其分泌受到下丘脑的双重调节。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对PRL 的分泌起抑制作用,多巴胺是主要的生理性 PRL 抑制素,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5-羟色胺(5-HT)等则可刺激垂体分泌 PRL[1]。当下丘脑多巴胺活性下降时,其抑制PRL 分泌功能被解除,PRL 即过度分泌,直接导致本病的发生。 血清泌乳素升高可有多种病因和影响因素:①生理性:如运动后、妊娠、产后、哺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等。②药物性:如应用氯丙嗪、灭吐灵、吗丁啉、甲氰咪胍及口服避孕药等。③病理性:如下丘脑—垂体柄病变、垂体肿瘤、炎症、严重肝病、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等。④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即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由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2]。其中垂体肿瘤,特别是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傅佳峰[3]在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讨论中提出,一般情况下 PRL 值越高(>100ng/ml),提示有垂体泌乳素瘤的可能性越大,但要特别注意一些大型无功能垂体肿瘤由于压迫垂体柄,阻断多巴胺通路,减弱了对 PRL 分泌的抑制,也会出现本病,但血 PRL多小于 100ng/ml,以资鉴别。另外,就诊患者中,诊断为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亦不占少数,现认为与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非特异性因素有关。 1.2 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PRL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故非生理因素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多有泌乳,可伴有乳胀。PRL 还通过中枢及卵巢两条途径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产生影响。高水平 PRL 可通过短路反射刺激下丘脑分泌多巴胺增高,影响雌激素对 LH 的正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LH 分泌下降,从而降低了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抑制了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使机体不能形成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和LH 峰,并直接抑制卵巢合成雌二醇和孕酮,并可以干扰受精和胚胎发育,导致不排卵,出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习惯性流产等[4]。男性因垂体泌乳素瘤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可在周围靶组织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导致阴茎勃起障碍,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5]。但检验指标和临床表现并非严格统一。林红等[6]对801 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分析后发现,高泌乳素血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