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讨论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职业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高等教育教学中,高职体育教学秉承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根据社会、市场以及教育教学本身的需要,培育复合型的体育人才。不过,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与不足,本文就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深化分析原因并以“创新”教学思维为导向,探究出一条有效解决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问题的路径,促进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进一步进展。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创新;理论导向 一、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产物,其目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由于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而作为非大众性专业的高等体育教育就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现实情况。首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许多高职院校是在近些年开设了体育相关专业及相关的体育课程,相关课程设置大部分参照中学,脱离了高职学生身体实际状况。缺乏相应的体育用品器材,许多需要体育辅助器材的专业课程都被一带而过,例如:篮球、排球、羽毛球课程等。另一个较为严峻的现状为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理论与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因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定位难、实现难。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育的是技能型人才,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以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即将进入到第一生产线上,必要时需承受紧张的工作氛围、特别的工作场合、冷热空气的侵袭等,这都要求学生在难度高、危险大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进而需要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但高职体育教学中主要借鉴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这就使得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行。 (二)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课程结构单一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虽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即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生从进入到学校直到毕业期间,所学体育项目较为单一,每学期课程选择重复性高。第二: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在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多种体育课程,例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而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某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到最后很难系统的掌握 1-2 个体育项目,体现不出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 (三)教学形式单一,形变形变质不变 高职体育教学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