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养实践分析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养实践分析_第1页
1/18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养实践分析_第2页
2/18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养实践分析_第3页
3/18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育实践分析 摘要:高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基层人才,是否具备用法意识将对社会和谐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该文立足于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挖掘法律知识储备、法律价值理解与责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 3 个角度分析原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情况展开分析,从法律活动开展、用法氛围营造和法律信仰培育等方面对加强大学生用法意识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现状调查;实践策略 在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也提出了较高法律素养要求,需要大学生能够在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做到懂法、用法和守法。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普遍缺乏用法意识。因此,还应对加强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的实践策略展开讨论,以便推动高职法律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 1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现状,对某地区 3 所高职院校共计 200 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诉讼意识等。从调查结果来看,针对“你是否关怀周边法律事件?”这一问题,53.2%的学生表示关怀,36.5%的学生表示不关怀,10.3%的学生表示间或关怀。从“你觉得自己是否了解法律知识?”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23.6%的学生表示了解,65.6%的学生表示有一点了解,10.8%的学生表示并不了解。从学生用法情况来看,针对“你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63.8%的学生表示会选择投诉,23.7%的学生选择私了,10.9%的学生选择报案,1.6%的学生选择诉讼。针对“遇到抢劫你会选择报警吗?”这一问题,75.6%的学生选择会报警,12.5%的学生认为损失不大就不报警,因为报警也找不回来,11.9%的学生认为报警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坚决不报警。从总体来看,学生日常较少主动了解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用法意识,但是在面临具有威胁性的违法行为时能够利用法律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分析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薄弱原因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方面侧重理论教学,并未开展足够法律实践活动,以至于学生将法律束之高阁,尽管掌握部分法律知识,但不同意在实践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法律。与此同时,当前社会进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完善,互联网上时常传递各种不公正的社会事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部分学生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大学生用法意识培养实践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