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实质性项目的选择、融合与组织体系的综合性形成,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在具体分析探究的过程中,重点对项目选取、顺序排序、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化分析。 关键词:高职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 一、“项目式”教学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的传统单一 很多项目课程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要为学习者讲解及分析成功设计案例图片,被动式灌输给学生,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接着是项目的设计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强烈,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脱节,学生自主探究与动手实践能力较弱。 2.教学内容的零散繁琐 居住空间设计包涵非常广,其中包括了界面设计、施工图绘制、装饰材料的运用、材料市场与施工施工场地调研考察等综合性内容的组织,需要实行科学可行的方式,有效地将一系列的内容全面整合。尽管如此,教学内容难免存在一些重复和遗漏的情况。因此,学校需要全面加强对学习者专业性技能的综合实训,不断地将教学内容全面整合。 3.教学对象的职业素养偏低 大部分在读期间的学生在讨论客户需求、分析设计任务和具体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与实际设计项目严重脱节等问题,与客户沟通方面的职业技能较为欠缺,未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全面性地提升学习者的职业素养。 二、形成项目的优化、合并、组织体系三个基本操作原则 1.通过以实践性为标准的原则进行项目优化 教学过程中,课程项目通过以实践性为标准的原则进行项目的优化。项目源自于老师参加的设计项目实践或校企合作的装饰设计公司。该项目与学习者在日后进展中所参加的职业实践操作具有紧密联系,实践操作过程具有较强的驱动性和明确的目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2.通过相关性原则全面进行项目合并操作 通过相关性原则全面进行项目合并操作主要是将与具体工作内容性关联的任务模块紧密结合,根据具体的操作原则,能够合理有效地将相同任务领域中的具体任务模块相结合,不断进行内容模块的融合和处理问题,依照具体的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式门类的划分。案例中设计的知识点要有不同的难度层次,使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递进式进行。老师将有关知识点以及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推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