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疾病,而是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导致护理服务发生相应变化,给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等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培育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有用型护理人才的高职护理专业,在护理学生进入临床前,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探究建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护理人员的职业基本素养及我们教育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基本素养是指为了满足护理岗位对护士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护理专业学生通过自身的修习而蓄积的素养。护理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获得既要靠自身的修习,更需要高职院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24〕19 号)提出: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育全过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高职学生需具备沟通表达、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算、外语应用、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自我提高等八种普适性能力。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六个方面的职业基本素养,各自包含更为具体的内容:(1)基本知识包含政治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法律知识;(2)思维观念包含观察分析和创新思维;(3)执行能力包含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行为法律规范包含行为法律规范和勤劳敬业;(5)沟通合作包含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6)人文精神包含人文关怀、批判精神和审美能力。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六个内容而言,如何将它们建构起合理科学的评价系统是关键所在[1]。当前,国内对护理人员职业基本素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重要性讨论”和“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育方法讨论”两个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讨论比较少。笔者通过咨询权威专家确定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