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专业进展的时代追求 摘要: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给高职老师专业进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在新时期,工匠精神有着新的内涵和时代意蕴。促进高职老师的专业进展必须培育高职老师的工匠精神,这成为近期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高职老师的专业进展任重而道远,在厘清工匠精神与高职老师专业进展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可通过常怀敬畏之心、发扬创新精神、甘于奉献、积极向上、自我反思等路径培育高职老师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老师;专业进展;追求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进展。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进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国的高职院校已达到1,341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育水平,更加凸显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进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办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面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对在校老师个体的专业进展提出诉求。[1]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当今时代,高职老师的专业化进展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本文将从工匠精神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在高职老师专业进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 在亚力克•福奇看来,工匠精神始终是国家进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工匠精神在世界的进展变化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热爱技术和发明制造的工匠体现出来的精神,都是其充满活力的源泉,处在创新驱动进展中的中国也不例外,更应该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2]中国是一个“工匠大国”,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展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当下我们谈到的工匠精神不仅延续了传统意义,也延伸出传统工匠(手工业劳动者)之外的其他职业的现代意义。“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老师素养提高计划,专项拨款5亿用于职业教育专业老师培训,“十二五”期间又继续拨款26个亿专项支持职业教育老师素养提高计划。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决定实施职业院校素养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进展实现新跨越。[3]职业精神是老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提高高职老师的素养,就要把提升其精神素养作为切入点之一。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