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既姓“高”也姓“职”,同时更离不开“教育”二字,多年来,不断探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上,以国家专业资源库、网络共享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等为代表的改革建设举措,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学生是否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存在多方质疑。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的本质 一、职业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的现状 (一)国家专业资源库建设,对老师组织教学有较大的帮助,但对学生在线学习帮助不大。专业资源库建设,不仅仅是为老师上课服务,更重要的是实现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但现实并非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在专业资源平台上进行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强制下进行的。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上网学习的内驱力,更习惯于老师面对面的讲授形式。(二)双师型老师与双师结构的团队建设,提升了老师教学能力,提高了老师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存在“证不副实”,另一方面还存在舍本逐末。“证不副实”表现在部分老师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完全反映其职业能力,有的完全脱离了实际。舍本逐末表现在追求教学的技巧性和功利性,放弃了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的灵魂,挖掘学生的潜力。(三)校内外基地建设投入不断增强,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实践教学是要解决学生专业技能是否还是专业技能熟练程度高的问题,追求后者无疑是正确的,但可行性和必要性存在商榷。为了追求后者,各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不断追求高、大、上,在建设上自然存在很多观赏性的设备和设施,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设计中,安装不通水的马桶、不外接的电话;在建筑工程技术的钢结构实训室中安装钢筋检测机械设备等。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大,使用较少,校中厂、厂中校有成效的更少。(四)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教学做合一等,确实促进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无论多好的方法,长期使用都会让学生厌烦,方法很重要,但过分强调教学方法,必定违反了“教无定法”的宗旨。 二、职业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认识的不断变化 (一)高职是普通本科知识的压缩和简化阶段。高职进展初期,在教学上是对本科知识体系的浓缩或简化,特别是高等专科教育时期更为明显。(二)注重实践动手阶段。在对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时,姓“高”姓“职”的争论不断,高职始终强化自身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因此把动手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特色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