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讨论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需要知识、能力与创新并重的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企业进展。然而,学校的人才培育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一致,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应用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应用型高职院校实训教改与实践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在注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人才的培育也至关重要。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进展的要求,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人才,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实际训练,控制人才培育质量。以下将从应用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教学现状来探讨教学与实践的改革。 1 应用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改面临的问题 1.1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进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海内外。然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从产业链的情况来看,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发达国家垄断了大部分核心技术,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可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制造业的进展埋下了隐患,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进展。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每年为制造业大量输入人才,要改变教学观念,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育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2 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在多年大进展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在现代经济进展中,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对高职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在很多人看来,高职院校的门槛低,是“二流学校”,在高考招生时位于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能力也因此遭到质疑。较低的招生分数限制是大多数人忽视了高职教育的有用性,抵触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刚升入高职院校时,由于机械专业的教育模式与中学时期相比差异较大,在无法适应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此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老师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训练,上课成为老师的“讲堂”,而不是学生的“学堂”,教学质量低下。就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而言,机械专业较差的工作环境和较大的工作强度使很多人不同意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