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高职机电专业学期项目课程改革中引入现代学徒制,改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活跃课堂氛围,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中分析现代学徒制的作用,阐述高职机电专业学期项目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学徒制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机电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因此得到学校高度重视。随着高职院校逐步引入现代学徒制,机电专业学期项目课程改革中结合现代学徒制,可以大幅度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 高职机电专业学期项目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机电专业学习项目课程教学现状不是很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复杂,本文从老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做好铺垫[1]。机电专业学习项目课程教学上没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授课前老师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课堂上根据教案展开教学,或是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内容,使得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时老师未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也不利于落实素养教育的要求,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期项目课程考核时普遍采纳卷面考试的形式,也就是期末利用闭卷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辅以实验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实践能力培育,而且存在考前突击的情况,严重制约学生制造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培育。学期项目课程考试过程中,考题设置相对单一,无法全面考核学生能力,加之缺少开放性试题,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影响到人才培育质量的提升。 2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机电专业学期项目课程改革 2.1 打造双师型老师团队。高职院校学期项目课程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推动双师型老师团队的建设,同时持续完善与改善教学培训体制。高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目标上存在差异,医院院校不能直接照搬高校人才培育制度,因此要选择合适培训制度提高老师综合素养,为激发学生兴趣奠定基础[2]。老师培训制度实施时,培训目标为提升老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避开老师教学水平不足或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促进学期项目课程教学专业素养提升;校方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融合老师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进展方向,老师培训前征询老师的意见,并根据老师意见调整培训方法与内容,结合社会对学期项目课程老师的要求,提升老师素养;根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