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讨论 摘要:本文就当前高职教育的进展特点,针对农业装备类专业的自身情况,阐述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形式及重要性,为今后专业建设、人才培育进行必要的探究。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使学校在培育学生时,更贴近于社会、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提供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为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培育更多的有用型人才,更好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进展提供广泛的人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和企业对接,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高技能、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农业机械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华社发布 2024 中央 1 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机装备和职业农民被再次提及,并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工具,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将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吉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经营等先进模式越来越普及。农业装备已经走进广阔农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而行业内高素养的农机装备类人才却供不应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应加大力度,把握市场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育,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培育更多的高素养人才。高职院校的农业装备类专业对实践操作性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农业机械的使用,更要掌握农机的故障检测和维修,而地方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政策扶持有限、社会资源紧缺、校企合作困难,那么如何开展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育水平与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地方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进展的瓶颈。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行业的不断革新,传统行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一定困境。为改变这一现状,探究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培育高技能的学生,使之更适合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势在必行。(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是一种学校和企业间深化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的模式,学校与企业经过讨论由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源如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这类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更贴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学生的实训内容就是企业的生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