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2024 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进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进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建设管理会计体系为抓手,引导、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显然,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会计人才培育基地的高职院校理应顺应时势,加快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文章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符合高校进展实际且满足企业管理型会计人才培育需求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做法。 【关键词】管理会计;校企融合;实践教学 一、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管理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上学期,前期必修课程为财务会计、管理学、统计原理及分析。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课程现学时为每周 3 节,17 周,共 51 课时。该课程的培育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价值制造与信息支持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学生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会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能力目标是:能运用成本性态分析法、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能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销售、利润、成本、资金预测;能编制全面预算表、进行经营决策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素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文字处理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树立爱岗敬业、细心严谨、诚实守信、思维敏锐、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科学管理、开源节流的工作作风。目前,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授课内容是基于生产经营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典型例题计算,学生会套公式计算,但对其原理并不理解,学后很快遗忘。(2)老师按章节授课,教学知识点碎片化,知识章节孤立,不系统,学生难以将知识点综合应用。(3)实践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大多陈旧过时、脱离企业实际,在现实中操作性不强。(4)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式和灌输式为主,学生没有思考与创新的动力,参加性不高。(5)现成案例的数据都是已知的,但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的数据要靠搜集分析取得,学生应具有的数据搜集能力无法在课堂内培育。(6)教学考核结果单一,仍以理论考试为主,考核无科学的指标体系,学生的成绩差异不大,很难选拔优秀学生。(7)实践教学仅在校内进行,学生无法感知企业真实的管理会计应用场景,无法解决企业管理会计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