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1 高职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统计作为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工具,其重要性与应用性都在逐步增强,而统计学也与越来越多的学科有相互融合促进的趋势。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其理论抽象,计算繁杂,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如何贯彻高职院校“理论适度,强化技能,重在应用”的教学理念,改革现有的统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培育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高素养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广阔高职统计老师面临的一项迫切且艰巨的任务。 2 目前高职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方面 目前,市面上针对高职设计的高质量统计教材仍然缺乏,不同的教材在内容安排、章节设计等方面差异性较大。有些专业术语的使用和解释都不尽相同,缺乏法律规范性;同时,选用的例题较为陈旧重复,缺少新颖专业的案例与练习,无形之中也加大了老师授课的难度。 2.2 教学方面 (1)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统计作为一种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和工具,最终是要融入到各专业的实际应用当中。而当前我国高职统计教育仍存在重分数轻素养、重理论轻应用、重方法轻思想的问题。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案例分析、实训练习和上机操作等,对于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收集整理数据,如何准确有效地分析数据,如何利用分析结果指导实际工作等应用性问题却很少讲授。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念书本讲例题,教学方式略显单调,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设施的有效运用,老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教学设施不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有不少是民办学校,也有不少是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改建而成,客观上存在着教学经费有限、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不仅限于统计学科,如缺乏实训中心,教学软件、数据库、多媒体设备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3)与专业知识融合不够,应用性不突出。从高职统计教学现状来看,统计教学与各专业内容的结合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课本上基本的理论与例题从头到尾讲解一遍,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差异化讲解,没有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案例来演绎统计理论的进展背景、应用条件等。各专业的统计教学都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讲解、同样的练习,总是期待“以不变应万变”,导致很多学生学完统计之后只能背住几个概念和公式,而不能将统计转化为分析问题的工具,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 2.3 学生方面 一般而言,高职学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