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索_第1页
1/13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索_第2页
2/13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索_第3页
3/13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课堂专业化、技术化趋势明显,在完成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时,往往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渗透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法律规范课堂仪式、运用案例教学法、设置课前讨论等方式,挖掘高校课堂教学德育素材,发挥课堂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德育修养,实现高校老师自身价值,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的落实。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核心价值观;专任老师 由于工业文明所特有的标准化、系统化、控制化的制约,高校课堂日益程式化、专门化、技术化,导致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对本专业以外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知和重视[1]。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德性方面素养的培育,当前依靠政工干部和“两课”老师的德育培育模式,缺乏足够的实效性[2]。专任老师作为高校老师队伍主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责任运用好教学课堂,引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道德素养。同时,挖掘专业教学课堂的德育功能,也是应对当前高校德育模式实效性不强的有益补充。习近平同志在 2024 年 9 月 9日,庆祝第三十个老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广阔老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自己的行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好老师,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1 发挥学科专任老师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是青年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要求,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道德品质的场所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成长和进展。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道德培育和知识传授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综合运用学校资源提升学生的德行修养,积极引导学科专任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德育培育,挖掘课堂德育资源,多学科配合,形成校园德育教育的合力,这既是国外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好的经验[3]。也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即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学科专任老师人数与“两课”思政类专业老师及学工条线思政专职工作人员的六倍多;某三年制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期间,专业类课程占总学时的九成(以上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因此,发挥学科教学课堂的德育功能,占主体的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