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探析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老师和实践指导老师为一体,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形成新的专业核心课,安排在专业实训教室中进行教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实训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即知识、技能、能力上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职业教育的“能力目标”,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养人才的培育,更适合物流管理专业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生源现状分析 1.生源总体素养不高。近几年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但生源数量却大幅度下降。高考录用批次分为三批次,第一批是一本院校,第二批是二本院校,第三批才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录用的生源分数很低,有的专业是注册录用,只要参加高考就可以通过报名被录用,可见目前这类院校生源总体素养较低。2.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兴趣。中小学学习的大部分是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即使练习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到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也不感兴趣,上课会发呆、睡觉、玩手机。3.学生懒得动脑动手。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热情和主动性,理论学习需要思考、理解、消化,才能学到知识,有些需要动手做了才能熟能生巧,有些学生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思想比较懒惰,也会造成行为上的惰性,连动手也不想动,即使动手做了,也仅仅满足于会做了,不同意去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熟练程度。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1.多动手,少讲授。基于学生总体素养不高的特点,老师的专业理论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多做而老师要少讲。有些学生对动手还是有点兴趣的,让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提高,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2.变“先讲后做”为“先做后讲”。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讲授理论知识,再根据理论让学生来实践。但是学生对老师讲的理论不感兴趣,因此,老师需要探讨新的授课模式,如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看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