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摘要: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对人才培育的要求。为顺应形势变化,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结合具体高职院校的实施方案,提出首先要突出特色,面对应用,准确定位人才培育目标;其次要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制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再次是要构建软硬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以此来切实培育出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进展使得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需要高职院校培育出更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部2024 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明确人才培育目标,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1]。潍坊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探究实践教学改革,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育有机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努力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以此来切实培育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突出特色,面对应用,准确定位人才培育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育,一般是为各行业的工作一线培育人才,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说,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影响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的规格。因此,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定位,必须以准确把握社会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基础。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实践教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艺术与传媒学院定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研讨座谈会,邀请部分单位经理、人力资源部长、艺术总监、工作一线专家、能手等,与艺术与传媒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学生进行座谈、研讨,共同参加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和方案的修订,让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都能及时了解、把握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现状和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对人才的培育模式、培育目标与培育理念形成了共识,将培育目标定位为:“培育具有动手能力强、应用能力灵活、市场意识超前和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应用型人才。”[2]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实践教学具体环节上,制定了“面对应用,全程贯穿,有用有效”的教学原则,坚持“院校、师生、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教学比重方面,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行学院“总调”与师生“微调”相结合,以学生应用能力培育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灵活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既让学生通过艺术设计实践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