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双脚丈量出来的人生意义 《一个人的朝圣》主要讲述了一个退休老人独自看望远方病危的朋友的故事,让我们对爱和自我有着新的认知。我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由《一个人的朝圣》想到的 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推举《一个人的朝圣》,我就找来蕾秋·乔伊斯所著,分别由黄妙瑜和袁田翻译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和《一个人的朝圣 II 奎妮的情歌》的电子版。 看完之后,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奥地利杰出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作品突然浮上我的心头。 《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仿佛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一样,都是为了一个心愿而走上一段旅程,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圣地亚哥寻找的是财宝,哈罗德寻找的是生活的意义。从世俗角度来看,圣地亚哥所寻找的财宝,正是我们所有人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在物质层面上所不断追逐的;从哲学角度来看,哈罗德所寻找的生活意义,正是我们所有人生而为人在精神层面所不断探求的。 《一个人的朝圣 II 奎妮的情歌》中的奎妮,特别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陌生女人,在不知不觉间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暗恋。她们对于自己的心仪对象,都是如此的喜爱与钟情,但她们都选择了默默的陪伴与付出,而不是热烈的表白与强烈的占有。那种淡淡,仿佛如夜来香一样,淡雅而芬芳,让人终生难忘。 02 哈罗德和圣地亚哥 少年时期,我们多数人是圣地亚哥,怀着满满的向往与热情,渴望着财宝、渴望着成功,不断地踏上征程,寻找着能够点石成金的能力或者手段,以期能够获得别人的期许与赞誉。而当年纪见长,不断成熟甚至老去,我们多数人则变为了哈罗德,经历着生活的种种打磨,在平凡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可能,我们中的多数人,不会像哈罗德那样惨:童年时,不堪醉酒丈夫折磨的母亲就离家出走,长相酷似母亲的他被终日醉酒的父亲因为对母亲离去的恨与怨而嫌弃,年仅 16 岁就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步入社会。妻子莫琳的出现,原来给哈罗德的生活注入了格外的亮色,儿子的出生更是让他的生命添上更多的甜意, 但聪慧伶俐考入剑桥的儿子,却陷入酒精、烟草、毒品的侵蚀之中无法自拔,甚至患上抑郁症,自缢于自己家的花房中,空留他和妻子困居老宅苟延残喘。 我们看到:幼年时,哈罗德是拥有双亲的孤儿;中年时,他是痛失独生子的可怜人;之后直到老年的时间中,因为儿子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