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辨证施治 1、风寒外袭 (1)症舌脉:常因遇风寒引起。痛苦呈刀割样剧痛,面肌紧束,畏寒喜暖,骤作骤停。痛后如常,发作时面色苍白,流泪,不能言语及进食。鼻流清涕。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行气止痛。 (2)针灸取穴:合谷、太冲、太阳、下官、翳风、曲池、外关、风池、大椎。操作:先刺风池、大椎,得起后行捻转泻法,余穴采纳平补平泻法,每日针一次,每次留针3 0 分钟,每隔 1 0分钟运针一次,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2、风热外袭 (1)症舌脉:常因遇风得热引起,剧痛如裂,忽然停止,遇热加重,得凉稍舒,恶风发热,面红目赤,口干喜冷饮,或见口臭,齿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浮或弦数或沉着有力。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2)针灸 取穴:合谷、风池、翳风、太冲、内关、下关、三阳络、颊车、翳风、夹承浆、颧髎。 操作:采纳平补平泻法,每日针 1 次,每次留针 3 0分钟,每隔 10分钟运针 1 次,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3、阳明热盛(1)症舌脉:常因进食辛热炙赙事物诱发,症会面颊及齿龈灼痛,遇热痛增,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心烦,口气热臭,大便秘结。溲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治法:清泻胃热,祛风通络。(2)针灸 取穴:合谷、太冲、太阳、下关、内关、翳风、足三里、太溪、内庭、四白、颊车、承浆、大迎。 操作:采纳平补平泻法。每日针 1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每隔1 0 分钟运针 1 次,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 4、肝火上炎 (1)症舌脉:常因忧思恼怒而诱发,患侧面部突作阵发性灼痛或电击样闪痛,伴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夜寐不宁,胁肋胀痛,口苦咽干,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滋阴潜阳。 (2)针灸取穴:合谷、太冲、风池、行间、太阳、下关、翳风、内庭、太溪。操作:采纳提插泻法,每日 1 次,每次留针3 0 分钟,每隔 1 0分钟运针1次,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 5、痰火上攻 (1)症舌脉:常于进食时发作,多见于形胖体丰者,症见患侧头面胀闷剧痛,局部喜冷,口干不欲饮,头昏头重,胸痞腕闷,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滑。治法:化痰通络,清热泻火(2)针灸取穴:合谷、风池、内关、行间、丰隆、太冲、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三阴交。操作:采纳平补平泻法,每日每日针 1 次,每次留针 3 0分钟,每隔 10 分钟运针 1 次,一般单取患侧,也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6、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