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发展报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学校数量已达到高等学校数的60%左右,学生规模也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20XX年3月1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本文就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做一些简单分析,并相应地提出对策。一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1.多元化办学格局已形成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通过改制、划转、合并、升格、组建等途径,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短期职业大学、部分本科院校的附设职业技术学院、民办职业学院以及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院联办的五年制高职班的多元化办学格局。2.规模迅速增长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99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以上,在校生达到860万人。目前仅江苏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80所,专业点2679个,基本覆盖了江苏全部产业类别。3.社会认同度大大提高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逐年提高。20XX年全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到96%。全社会期盼高技能人才出现的呼声日渐高涨,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4.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从2001年10月开始,教育部曾先后在永州、武汉、无锡召开了三次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研讨会。2004年6第1页共5页月17日至19日在江苏召开的国家七部委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二高职教育发展的困境1.与本科院校报考生源火热相比,高职院校生源较差由于高职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人们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了解,往往倾向于把高职教育等同于原来的职业高中,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层次教育,由于不了解高职教育本身的高等教育性质,也不了解其性质和办学形式,导致在社会上对高职的认可度不高。更有不少人习惯盲目地把高职院校与普通的本科院校相提并论,并以为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干部,而高职毕业生却只能当工人,这样的观念无疑对高职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种认识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于各用人单位中,直接导致了高职学生就业困难以及就业后发展上的困难。有的学生及家长片面、盲目地追逐文凭热,报考时本科以下的志愿就不考虑,许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谈何争夺优秀生源。2.经费严重不足法律不完善、政策不配套,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招生方面也不能积极扶持并给予同等的优惠政策。职教经费来源不畅、不稳定和严重短缺,是十多年来职教事业发展的瓶颈,有限的职教专款也大多投入到中等职教中去了。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经费尤其短缺,而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成本教育,高投入低产出是它的显著特征。如果政府投入不足,单纯依靠纯市场基础上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这一单一模式将会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的学校还会陷入发展危机。而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组建时间较短,先天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差,而一些老牌院校也由于不堪重负,只得开办一些成本较低的专业以维持运行。3.教育教学存在诸多欠缺人才培养的计划经济型与人才就业的市场开放型不适应。在专业设置与招生过程中学校的自主性较差,不能及时根据市第2页共5页场、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专业设置存在先天滞后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办学历史不长,专业覆盖面狭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缺乏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教育,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建设尚未成熟完善,对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技术示范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不强,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毕业生面对变化万端的人才市场的适应能力。因此,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