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主任讨论序言读后感 3000 字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必定的优秀的,班主任的好坏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影响。下面我带来的是中国班主任讨论序言读后感 3000 字。 回顾:半个多月来,因身体不适加上带着八个月的二宝,每天只能静静地看着讨论群里伙伴们的学习与成长,毫无精力做任何事。面对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进则退”倍感失落,但在“流感”面前,自己一点挣扎的力量都没有,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甚至多种土方法,样样尝试个遍,似乎不到一定的时间(半个月以上)“流感”是觉不罢休的。随着情绪从刚开始的焦躁不已到后来的听之任之再到最后的恢复,上进心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从倍感煎熬到放任自流再到重新拾起自信。因而错过了*教授发起的讨论项目——加入中国班主任研修班。项目的内容是阅读“中国班主任讨论”领域的文献,开展讨论实践;开展学术性写作与表达;开展专业对话与沟通。为此感到非常可惜,也感到非常愧疚。可惜的是,错失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愧疚的是,*教授对我这么用心的引领,而我却这么不争气。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不让*教授的无私付出成为炮灰,恢复后的我从此刻开始,重新拾起讨论自信,尽力追赶伙伴们的步伐,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每天坚持,就会进步一点。只有不断积极鼓舞自己,才能战胜“找借口”的“懒惰”心理。 学习读后感:伙伴们在*教授的推举下,都在研读杨小微、*家成主编的《中国班主任讨论》。伙伴们不仅深化阅读,每一章每一页留下阅读思考的各种标记,而且联系自身教育实际,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读后感。每一篇读后感不仅表达了读者的阅读感悟,更多呈现了读者对核心问题的思考。半个多月来,默默学习伙伴们的读后感,深深感受到来自伙伴们的讨论自信、讨论力量。这种自信、力量在无形中鞭策、激励着“失去自信”的我。 如**老师再忙也坚持每天阅读写作的专业精神以及她那强烈的讨论信念,时刻激励我上进。她每天一篇《中国班主任讨论》的读后感,至今日已经写了 17 篇了,每一篇读后感都写得非常用心,有时同一篇文章她经过多次研读后写下不同的读后感,包括本书的序言,她也写了两篇读后感。第一篇序言读后感**老师立足于班主任的角度来解读,又从初读和再次读写了不一样的感悟。初读的感悟主要是回答*教授布置的共读准备的问题。再次读的感悟主要是根据她的工作与阅读经历谈中国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四个条件,分别为:中国班主任成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