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摘要】中小河道治理是通过修建治理建筑物或者采纳其它治理手段,治理调整水流结构及局部河床形态使河床向着有利的方向进展。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中小河道治理要与山区建设、水土保持工作联系起来,针对河流上游、中下游的不同区段,实行不同的标准和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 10355 平方公里,其中浅山面积 1056 平方公里,丘陵岗地 5902 平方公里,平原、洼地 2138 平方公里,风沙地 1260 平方公里。全区属辽河、大凌河两大流域上游或源头,形成了众多的中小河流,其中流域面积超过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37 条,5 公里长以上河流 313 条,河道总长度 3827.5 公里。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每逢汛期洪水突发,威胁两岸村屯耕地,给沿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仅 1984 年至 1995 年的 12 年间,中小河道堤防溃决、洪水泛滥多达 17 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5 亿多元。1.小型河道治理1.1 河道特点通常所说的小河道是指山上部分至源头河段,河床纵剖面比较陡峻(一般为 1%以上),平面流态紊乱,河岸线极不规则,河道特点是汇流时间紧迫,径流系数大,洪水来得猛,落得快,峰高而尖瘦,这部分河段在强暴雨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沟谷下切,是淤塞河道的泥沙主要来源。直接威胁沿河村屯与耕地,是河道治理的重点。1.2 治理方法一般在河水直接冲刷的险工险段上实行工程措施,要因地制宜,布置护岸工程,如河堤、丁坝、顺坝等,由于需投入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工程投资较大,应该积极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阻止泥沙下泄。首先就是在山上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提高山坡林草覆盖率,达到涵养水分的目的,以提高山坡抗冲刷能力。在坡度较缓的山坡实施工程措施:鱼鳞坑、竹节壕、谷坊、塘坝等,分别起到蓄水、拦沙的作用,层层拦截泥沙下泄。阜新大凌河流域已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2.中型河流治理2.1 治理原则及方案指河流的山下部分、河床变宽,比降变缓,河道比降一般在 1%以下,流域面积超过 100 平方公里,柳河、细河、绕阳河均属此类河道,河流两岸多是行政、经济、文化的主要活动区和居民、耕地,也是洪水危害最大的区域。所以这部分河段是河道管理部门重点治理的河段,应“固定主槽、因害设防、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固定主槽:实行工程措施使水流畅通,把堆积的砾石、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