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 运作模式风险的种类与防范一、BOT 的运作模式BOT 的 BOT(英文 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二、BOT 风险的种类英文风险(risk)—词指的是未来情况的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将来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比预期的情况糟,但也可能比预期的情况好。“风险”一词并非单指不利的一面,但稳健的投资者更重视避免不利的情况发生。BOT 项目投资大,期限长,且条件差异较大,常常无先例可循,所以 BOT 的风险较大。风险的规避和分担也就成为 BOT 项目的重要内容。BOT 项目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五种类型:政府行为和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和不可抵抗的外力风险。1.政府行为和政治风险政府行为也可能对 BOT 项目构成风险。例如,政府没有及时提供所要求的开发与经营许可或同意,政府行为造成工期延误或实际建设费用增加,政府撤消正在建设中的项目,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并汇出,政府通过立法变更投资或项目公司的权益(如增加税收、限制价格等),甚至实行国有化或征用。这时,就可能存在政府能否购买或能否结合适当的价格购买风险。另外政局不稳定,社会不安定也会给BOT 项目带来政治风险,这种风险是跨国投资的 BOT 项目公司特别考虑的。投资人承担的政治风险随项目期限的延长而相应递增,而对于本国的投资人而言,则较少考虑该风险因素。2.市场风险在 BOT 项目长长的特许期中,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变化时有发生。在 BOT 项目回收全部投资以前市场上有可能出现更廉价的竞争产品,或更受大众欢迎的替代产品,以至对该 BOT 项目的产出的需求大大降低,此谓市场风险。通常 BOT 项目投资大都期限长,又需要政府的协助和特许,所以具有垄断性。例如,政府或其公共部门有时是某些BOT 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如电力)的唯一购买者,这时就可能存在政府能否按当时所购买的风险,如果 BOT 项目产品或服务是公众的(如收费公路,隧道等),则可能存在需求不足的风险。但不能排除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带来的市场风险。此外,在原材料市场上可能会由于材料涨价从而导致工程超支,这是另一种市场风险。3.技术风险在 BOT 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上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