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对建筑学人才培育的启示 所谓人文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核心在于“人性”的培育、“人格”的塑造,这其实是对教育这项社会活动本质的追溯。随着社会进展的需求,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越来越注重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而对于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尊严、价值、幸福等关键属性却往往被忽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重新将“人”的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真正的人才必定是懂得继承祖先优良文化传统,懂得益在先,利在后,且有着过硬的技术能力的人。通过探讨人文教育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推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育中的核心理念,总结了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哪些具体举措,来确保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以实现。 一、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人对大学之道就有阐述,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大学之“大”的含义,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大”人。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多年以来,一直以应社会进展需求为制定人才培育目标的宗旨,久而久之,中国文化中最优良的传统价值理念逐渐被忽视,现代大学教育应将以下几点作为自己的责任。 1.教育是要激发人本性中美好的一面,应叫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文化。 人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一个人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生命的存在。人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有仁爱之心,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并心存感恩。校园中屡有发生的轻视生命的悲剧,大学生们对待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冷漠表现告诉我们生命教育是当下大学教育的紧迫使命之一。再者,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对地球这个生命体的健康成长负有很大责任为求进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唯利是图,等到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回头谈可持续进展的时候,人们似乎仍然有些停不下来。爱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的大学有责任将环境保护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极强的文化凝聚力的民族,而在当今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西方新技术新信息却爆炸式的来到人们面前,假如我们不加以提醒,下一代就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的大学有责任强化民族文化意识,信任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才会更加丰盈,更有责任感。 2.培育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 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