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观后感集锦 《伴我同行》是一部于 1986 年播出的儿童冒险电影,影片剧情精彩,耐人寻味,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远方和诗、说走就走的旅行、有趣,这些被成年人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多到意义本身失去了意义。孩子的世界不需要意义。四条毯子、两个水壶、一把梳子、一把枪,凑出来的 3 美元 27 分,竞赛喷水、闪过火车、在森林里守着火堆露营过夜、趟过满是水蛭的水塘……这一切仿佛游戏,动机尽管严肃,却可笑得几乎不成立:去找一具根本不认识的尸体。 Vern 揣了把梳子,Teddy 挂着军人的姓名牌,Gordie 戴上了哥哥送的帽子,Chris 偷了父亲的枪。帅气、骄傲、温暖、保护,这就是孩子眼中生存所必需的东西。 Vern 一直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孩子,问着不必要的问题,说着不必要的话,带着不必要的梳子,做着不必要的事。这才是纯粹的孩子,单纯地活在自己的幼稚困惑里。在大人眼里,他只是个不必在意的多余存在。可大人们都忘了,自己也曾不被在意地多余过。或者他们都记得,只是不愿记起。怀揣着梳子的 Vern,最初被鼓舞上路也是因为可以上电视上报纸,或许还能得块大奖章——终于要被人看到了,那么一定要帅帅的。虽然梳子在他不必要地手脚并用慢吞吞爬过火车桥时掉了,而且最终放弃了因找到尸体而受到嘉奖的机会,但他还是会在公路上捡到别人看不到的一分钱,并因此发自心底地快乐。 Teddy 再出现时换上了一身仿军品,脖子上挂的姓名牌链子在领口晃动着,整个行程被他当做一场战斗。即使曾经虐待过他,父亲仍然是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战士,是他舍命要维护、极力要模仿的英雄,是他的骄傲。执意要闪火车时的固执,被垃圾站的老头嘲笑、要扑上去厮打时眼里的屈辱生气,不满意 Gordie 故事结尾而要改得更加暴力,听到森林里的怪声主动要去找鬼魂,走火车桥和趟水塘时的漫不经心……努力要做出勇敢成熟的样子,却并不懂什么是勇气,只是用父亲的鲁莽粗暴来代替——因为死亡离他太遥远,只是一个词,甚至还是一个带着英雄主义意味的词。直到看到他们要找的尸体,直到面对小混混们真切的死亡威胁。Teddy 的漫不经心死了。 Gordie 从小就处在优秀哥哥的阴影里,可哥哥也是他唯一的温暖来源。餐桌上父亲滔滔不绝地谈着大儿子的球赛和前程,对小儿子漠不关怀,母亲也只是随口一问;大儿子死后,母亲沉默,父亲粗暴,包围着 Gordie 的只剩下不加掩饰的冷漠和失望。从前哥哥会读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