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电化学体系中包括哪些相间电位?有何不同2 分析电化学反应和非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的区别3 比较原电池,电解池和腐蚀电池之间的不同1电化学体系中包括哪些相间电位?有何不同电位类型定义两相产生原因金属接触电位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当两种金属相互接触时,由于电子逸出间的外电位差称为金属接金属相-金属相功不等,相互逸入的电子数目将不相触电位等,因此,在界面层形成双电层结构电极电位电极体系中,两类导体界面所形成的相间电位,即电极材料和离子导体(溶液)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电极材料-离子导体(溶液)电极电位形成主要决定于界面层中离子双电层的形成。液体接界电位互接触的两个组成不同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间电位叫液体接界电位(液界电位),也叫扩散电位。电解质溶液相A-电解质溶液相 B(A 与 B 组成不同或浓度不同)两种不同的电解液相接触时在界面两侧产生的电势差•在液体接界区域,离子会向浓度较低的对面一侧扩散•溶液中各种正负离子的扩散系数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使界面两侧产生电势差(电位降)2 分析电化学反应和非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的区别答:电化学反应:不接触、不同地点、定向运动、电极电势、电能、可控制;非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碰撞接触、同一地点、混乱运动、内能及活化能的比值、热效应。3 比较原电池,电解池和腐蚀电池之间的不同定义能量转化电极区分原电池凡是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叫做原电池或自发电池化学能一电能阴极是正极,阳极是负极电解池由两个电子导体插入电解质溶液所组成的电化学体系和一个直流电源接通时,外电源将源源不断地向该电池体系输送电流,而体系中的两个电极上持续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物质。这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就叫做电解池。电能一化学能阴极是负极,阳极是正极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化学能一热能2020-3-16作业题-第三章20200323-第三章作业1 特性吸附的概念2 分析一下微分电容曲线上出现峰值的原因3 零电荷电位的概念1 特性吸附的概念溶液中的离子除了因静电作用而富集在电极/溶液界面外,还可能由于与电极表面的短程相互作用而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这种吸附与电极材料、离子本性及其水化程度有关,被称为特性吸附。2 分析一下微分电容曲线上出现峰值的原因在开始吸附或开始脱附的电位下,变化很大,导致 Cd 值急剧增加,出现电容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