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之江新语读后感精选 4 篇 《之江新语》一书是习总书记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所写的理论著作,这是一本篇幅不长但充满意义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党委书记之江新语读后感精选 4 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篇一 春节期间,仔细品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时期写下的《之江新语》,备受启发。全书 232 篇文章贯穿民生、管理、作风等多方面内容,朴实睿智,言简意赅,令人耳目一新。区委“送思想送力量”活动为我们的春节确实添了一道精神大餐。结合自身工作,体会有三点: 一是新时代要有“大情怀”。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中习近平同志谈到,党员干部要学习和树立邓小平的情怀感,要“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这种情怀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这种情怀贯穿全书始终,有告诫“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有提醒“珍惜在位时”,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有嘱咐“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字字珠玑。然而,这种情怀不在乎职务高低。于基层干部而言,只争朝夕地做老百姓关怀的事,办实事、办好事,也是一种大情怀。情怀能油然而生更多幸福,更能让工作更有激情,激励运河干部制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做强运河“三大经济板块”、干好“四件大事”、做好“五个支撑”,推动运河高质量进展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是新时代要有“硬作风”。新时代高质量进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对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作风,习近平同志有了清楚的认识: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实”,《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形势越好,越要求真务实》《不兴伪业兴务实》……等文无一不在强调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在干的过程中不仅要辩证认识压力与动力的相互转化,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能够甘于做铺垫之事。体现在品行上就是“正”,《激浊扬清正字当头》一文谈到“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作为街道“第一责任人”,习近平同志对作风的论述给我传递的感觉就是醒脑,读后提气、定神,对本职有了更强的敬畏心,真正地认识到“权利是个神圣的东西”,既要珍惜又要谨慎,时刻警醒,做好表率。 三是新时代要有“新理念”。基层工作事无巨细,文中多篇短论传授基层干部思维方式、做事方法,令人获益无穷。其中,领导下访、十指弹琴等方法来源实践;生态进展与稳定观等理念则又从实践中升华而来。这启发我在项目征收、信访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