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 经线和 16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 经线向东到 160°E 经线的局部是东半球,20°W 经线向西到160°E 经线的局部是西半球。经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 经线和16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 经线向东到 160°E 经线的局部是东半球,20°W 经线向西到 160°E 经线的局部是西半球。经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外表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一样。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重要的经线 经线曾引起过一场国际性纷争,时至 1953 年格林尼治才选取 20°W 与 160°E 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或格林尼治线。零度经线直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的长度约为20037km,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