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控制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作物种类多,也是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多发、重发、频发、广发的国家,病虫害发生种类多、程度重、频次高、区域广,对我国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安全生长造成较大的威胁。据全国植保专业统计,2012 年全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 39 亿亩次,防治面积为 49亿亩,分别为种植面积的 2.9 倍和 3.6 倍;实际损失和挽回粮食 1560 万吨和 7770 万吨,损失量接近总产量的 17%。病虫害危害除降低产量外,对农产品品质也有严重影响,如谷物受病虫害危害后,形成虫蚀粒、病斑粒和生霉粒等,除影响外观、色泽和口味外,有些病菌还可产生毒性物质,致人畜中毒。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对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记载,我国农作物害虫发生 838 种、病害 724 种,可危害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类、饲用和药类作物等。(一)虫害虫害包括昆虫或螨类造成的危害。按危害寄主植物范围的广、窄,农作物害虫可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害虫。单食性害虫即只取食危害 1 种植物,如三化螟、褐飞虱只为害水稻;寡食性害虫只取食 1 个科或其近缘科内的植物,如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白菜、甘蓝、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多食性害虫取食寄主植物范围广,涉及不同科的植物,如玉米螟、粘虫、草地螟、蝗虫、棉铃虫和棉蚜等。按害虫危害部位和取食方式,可分为地下害虫、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是指害虫生活在土中或土表危害根茎部,造成植株萎蔫、根茎部被咬断或生长点受损出现丛生、矮化等症状,常见的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食叶性害虫是指咬食植株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严重者叶片被食尽植株呈光秆,此类害虫种类较多,如菜青虫、粘虫、蝗虫、稻纵卷叶螟、草地螟、甜菜夜蛾、叶甲类等;刺吸性害虫是指害虫刺(锉)吸植株叶片、茎秆和果穗,造成叶片失绿形成白色斑点、叶片皱褶、心叶扭曲,或果实(籽粒)被吸空形成瘪粒甚至空壳,常见的蚜虫、飞虱、蓟马、叶螨、叶蝉、小麦吸浆虫和蝽类2/8都是此类害虫;钻蛀性害虫是指害虫在植株心叶、叶鞘、茎秆或穗轴内进入取食危害,水稻上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小麦上有麦茎蜂、麦秆蝇等,玉米上有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高粱条螟等,此类害虫从心叶、叶鞘缝隙或叶鞘外蛀孔侵入,在叶鞘取食内壁组织,造成花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