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构思 20 年,撰写 3 年,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这部讨伐传统教育的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影响深远。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概论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进展。卢梭主张从出生到 2 岁的婴儿应由父母养育。他认为儿童的第一个保育员是母亲,第一个老师是父亲。父母不应以任何借口推脱抚育子女的责任。他还指出,幼儿不仅需要细心养护,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因为锻炼可以帮助抵御灾患。卢梭反对溺爱儿童,反对娇生掼养。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各种感官教育的具体论述中,有些意见也过于偏颇,不够全面。这些都是其思想中不足之处。但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卢梭,在教育史上他第一个详细地讨论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其中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进展水平。他说,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方法。 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猎取知识。他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进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当然,他的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段,每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且揭示了幼儿、少年和青少年身心进展变化的某些规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意义。这在教育史上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教育学的进展,特别是对教育理学的进展,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启示。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内容 1.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