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_第1页
1/35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_第2页
2/35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_第3页
3/35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研究生:马彪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研究生签名:学 号200820127349学 院法学院课程编号S0301036课程名称公司法专题研究学位类别硕士任课教师喻磊 副教授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马彪摘要:股份回购是公司应对资本市场变化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它与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以及库藏股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股份回购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体现在可能会违背公司资本维持原则和股东平等原则,并且可能危害交易的公平性等方面,但另一方,其有抵制恶意收购以及实现对小股东的保底救济等功能。目前关于股份回购主要有两大立法模式,我国基于法律传统和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模式。我国应根据现实需要对“例外”的事项进行灵活把握,对于股份回购的数量限制、资金来源、决定程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立法完善。关键词:股份;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股份回购是一种资本收缩的制度,与资本维持原则形成了形式上的冲突,因此对其的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公司法的基础体系,特别是构建公司资本制度的合理性不无助益。以下是学者对股份回购制度的一些想法与反思,反映了目前对股份回购制度研究的现状。在马俊驹和林晓镍的《我国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与立法完善》(载《法学》,2000年第11期)中,作者总结了我国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即首先,股份回购是公司国有股退出的重要途径,其可以解决国家股、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价格上的双轨制问题,而且对证券二级市场的冲击也较小;其次,股份回购便于职工持股制度的运用,其可为员工持股提供股份来源也可为退职员工的股份提供退出途径或收回渠道;再次,股份回购是保护公司少数股东利益的需要,其不仅解决了股东间“搭便车”的问题,而且在保护公司少数股东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企业的维持和发展,此外还克服了少数股东举证上的困难。然后,作者探讨了我国股份回购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公司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公司的资产就成为承担债务的全部担保。如果公司以资本或资本公积金作为财源有偿回购自己的股份,其结果无异于返还出资或违法分配,必然导致公司资本的减少,危害债权人的利益。另外,股份回购还可能使股东平等面临挑战,并可能导致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我国股份回购立法完善的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